從月壤樣品到殷商甲骨,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點點滴滴。這些館藏隨著時間流淌,匯成一條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之河。
作為承載國家歷史的世界級文化機構,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創展廳不僅是功能空間,也應探索當今時代的審美可能。
為回應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時共進的發展觀,SODA將象征這個時代的數字媒體藝術形式與中國傳世美學融匯,營造出以沉浸式體驗承載中華文化審美的文創展廳,使其跳脫出傳統消費場所的框架,成為以當代性全新定義的公共空間。
文化空間的當代審美
Cultural space in modern aesthetic perspective
SODA以“文明之河”為概念,將文創展廳的空間化作河流,邀觀者溯流而行,在中華文明中徜徉,邂逅不同時代的文物及其衍生作品。
設計師構筑了一個超維的,實體與虛擬結合的交互場所。實體展架的“河流”源于自然界中山河的形態,動態媒體的“河流”源于館藏品中意蘊豐富的文字。SODA與媒體藝術家合作,以當代語匯對中華文明進行再詮釋,將實體與虛擬匯入同一脈“文明之河”。
在這樣的場所中,SODA嘗試用定制的LED屏幕,實現物理表面與數字媒體藝術呈現界面的無縫融合。
此外,虛實一體的界面形態,借助手機中的交互程序,還可對觀者的行為產生反饋。觀者借助移動終端的AR程序,也可進入與實體空間并置的虛擬空間,延展個人化的認知與體驗。
虛實聯動的交互方式,讓人與環境的聯結產生了新的可能,環境的形態在人的參與中發生變化。公共空間演變成一種多人參與的、動態的再創造。
為使空間實踐更完整豐富,SODA也為參與探索的觀眾準備了便于分享的數字紀念品。借由大家的傳播,“文明之河”將與更多的新時代觀眾發生聯系。借由他們與身邊人的連接,“文明之河”也將流向更遠的地方。
聯通虛擬與現實的公共空間
SODA integrates virtual and physical reality
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展廳是SODA將新媒體、新技術融入空間設計的成果體現。SODA希望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,更優質的,人們可以共享的全新空間,從而鼓勵人們更多的去享受與家人,朋友共處的美好時光。
項目圖紙
爆炸圖
軸測圖
立面圖
ABOUT SODA
SODA 致力于融合數字媒體的空間交互設計。出于對“人與空間”的關注,事務所結合多年的經驗與研究,提出了具有時代特征的“媒體空間”設計理念。媒體空間設計強調用多媒體的呈現方式與空間融合,以探索人與環境、空間與影像的全新可能,營造多維度的感官體驗。